由於我巿設施農業種植戶多數是由糧農轉菜農,生產中部分農戶仍然采用傳統的種植施肥方式。設施栽培中主要以氮肥、磷肥為主,造成土壤中各種養分供應與需求比例失衡。同時不少農戶受“施肥越多產量越高”的觀念影響,為了獲得較高的產量和經濟效益,有機肥投入量少,化肥投入量過大,造成溫室內“肥害增多”、作物生理病害發生頻繁。
防止土壤養分失衡,促進作物高產優產
首先,要通過增加有機肥用量來培肥地力。增施有機肥有利於改善土壤理化性質,促進作物對化學肥料的吸收,提高肥料的利用率,同時改善作物品質。其次,要大力推廣配方施肥。要改變傳統盲目的施肥方式,通過配方施肥實現以最少的投入達到最佳的經濟效益。再次,要推廣施用生物菌肥。生物菌肥養分全、肥效平緩,是生產綠色安全食品的理想肥料,同時可以有效的改善作物品質。
冬棚蔬菜施肥有“三要”!
要增施有機肥
有機肥不僅能改良土壤,提供養料,而且,在分解和被利用的過程中,能產生二氧化碳,積聚在大棚內,可為蔬菜增施“氣肥”,有利於提高蔬菜光合作用,促進蔬菜增產。
有機肥要腐熟後施用
因為新鮮的豬牛欄糞、人糞尿、綠肥和農作物秸稈等,施後在腐爛過程中,會產生大量有機酸、氨氣、硫化氫、氮氧化合物等。
要因土施肥
常用的氯化鉀、硫酸鉀、氯化銨、硫酸銨等,施入土壤後,離解出硫酸根離子、氯離子等被吸收利用很少,在一般菜地、大田施用時,會隨水淋失,減輕弊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