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段時間,不少菜農反映蔬菜莖稈開裂或出現了小裂紋。從描述的症狀來看,原因各不同,既有生理性問題,也有病害原因,甚至環境條件的改變都能導致蔬菜莖稈開裂。那麽,發現裂稈後,菜農如何辨別呢?
1病害導致裂稈
很多病害能夠造成莖稈組織壞死,繼而出現開裂的現象,常見的主要有瓜類蔬菜上的蔓枯病、炭疽病等。
蔓枯病主要症狀為:主要在莖基和莖節等部位受害,初始產生油浸狀小病斑,逐漸擴大後往往圍繞莖蔓半周至一周,縱向可長達十幾厘米,濕度大時,病部常流出琥珀色膠質物,幹燥後莖稈縱裂,造成病部以上莖葉枯萎。
炭疽病的主要症狀為:莖蔓染病時,病斑橢圓形或長圓形,黃褐色,稍凹陷,嚴重時病斑連接,造成莖稈開裂,裂口多成菱形,發病後期會導致植株枯死。
2缺硼導致裂稈
其典型表現為,莖稈髓部組織逐漸分解中空並木栓化,但不腐爛,生長點慢慢黃化,植株矮小。
3高溫導致裂稈
高溫會對蔬菜的幼嫩組織造成損傷,特別是在越夏茬蔬菜,當溫度超過35℃時蔬菜的幼嫩組織由於抗逆性差,容易被灼傷,如在夏秋茬西紅柿上發生的芽枯病就是一種高溫障礙。
4幹濕度變化劇烈致裂稈
莖稈開裂另一個原因就是莖表皮與莖稈內組織生長速度不同步,主要是外界因素導致表皮組織發育緩慢,隨著植株不斷生長,從而造成莖稈開裂的現象,而導致這種莖稈開裂的因素主要是幹濕度變化劇烈。如在西葫蘆坐瓜初期,由於前期長時間控水,造成植株內部水分不足,在坐瓜後大水大肥,莖杆內部水分充足,發育迅速,而表皮生長相對較慢,最後導致莖表皮崩裂,從而出現裂稈的現象。
5機械損傷也會造成裂稈
分清了導致蔬菜莖稈開裂的原因後,管理中就應對症治療。需要說明的是,無論是哪種原因導致的裂稈,還應及時預防容易從傷口侵入的細菌性病害的侵染,如西紅柿細菌性髓部壞死、西葫蘆軟腐病等。噴藥時可加入內吸性藥劑與保護性藥劑,配合使用,能有效預防多種病害趁機侵染植株。